明年1月1日開始,將迎來一次年檢改革,一些“不科學”的車檢項目,也許將不復存在了。
好消息來自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批準的“新”《機動車安全技術檢測項目和方法》,對汽車年檢相關國家標準中,至少85項條款進行了添加、修改或刪除。
而且總體來說,都是些有利于車主的改變,有幾個特別的關鍵點為大家歸攏在下面了。
新年檢減少6大項
為了提升國內車主的汽車年檢體驗,明年起車檢特別改進出了“六減三增”。其中“六減”,圍繞以前經常卡住車主6個項目,直接進行了修改或刪除。
①取消電子手剎檢測
越來越多的車輛配備電子手剎功能,無數車友曾在汽車年檢時因為電子手剎先天性緣故,導致剎車數據不合格。
電子手剎結構使其響應速度、力度都與傳統手剎不同,可能是引起檢測系統誤差的主因。通過后期調節電子手剎,就可以通過年檢,但對于車主而言費勁,而且也沒什么實際意義。取消后,僅有傳統手剎的車輛,才會進行手剎測試。
②取消前照燈偏差檢測
前照燈偏差檢測,本是為了檢查大燈照射范圍是否有偏光。
但在車輛外部檢查環節中,驗車員其實已經對燈光是否偏光進行過目視檢查,“人肉”過了還要機器檢測顯得有些重復了。
改革后,對大燈的儀器檢測,主要集中在測量前照燈色溫和亮度上。在部分地區,我們發現已經取消了大燈照射范圍的檢測,很人性化。
自動化大燈檢測儀器,自動“找”燈測亮度
整體難度降低后,大部分的汽車都將能更輕松地通過大燈測試環節。
③取消喇叭聲級檢測
以前年檢驗車中,會有因喇叭聲音太響或太輕而不合格的情況。
在我國大部分城市已經實現城區“禁止鳴笛”的情況下,喇叭這個部件對于城市通勤的車主已經“可有可無”了。而在高速道路、荒郊野嶺,喇叭的作用都是提醒別人、告知危險,做一個限制就顯多余了。
禁鳴已開始實行電子化監督,所以明年開始測喇叭聲級就直接取消了,只以安全角度測試喇叭響不響。
④取消懸架系統測試
以往出于對汽車制造商們生產懸架不太信任,所以在汽車年檢時會加入懸架的測試來確保不會出現問題。比如曾經的某車斷軸,就是典型控制成本引發的懸架質量問題。
但現階段國家審核機制提高、消費者監督力度加大,品質有改善后,斷軸少了。車企也不敢明目張膽偷工減料。而懸架檢測本身又難以檢測出突發性問題,費力不討好被取消了。
當然,考慮到懸架涉及行車安全,有新的方式代替進行檢測,后面我們再提。
⑤取消車速檢測、速度表/計檢測
前者是汽車年檢中“暴力驗車”的惡名由來,四輪驅動變速箱被開“爆”、高轉速轟油門毀車都出自此環節,讓很多平時轉速都不上3000轉的車友們心疼糾結。
而且某些車輛在未完全熱車完畢時就進行全油門加速,確實存在著自燃和爆缸的風險。
此次新標準中,這一環節直接被取消了,與其同步測試的轉速表也進行了取消。
新增3項安全檢測
①加入車輛舉升裝置
對于平時定期保養的車主,抬架檢測再平常不過,驗車時將車輛舉升起來檢查一下底部是否有漏油、磕碰或者損壞。懸架各位置是否損壞、變形、漏油。屬于常規的檢測,通關基本沒有難度。
②加入汽車軸距檢測
汽車的軸距檢測就是檢測車輛的現有軸距數據是否與出廠數據相同。
這項新增的檢測主要針對重度改裝,對于普通的車主幾乎沒有影響。而對于一些想通過修改軸距,來超限超載的貨車,對不起通不過。
③加入輪胎花紋深度檢測
國家對于輪胎的安全性越來越重視,除了不久前落地的新車必須配置胎壓監測,此次輪胎花紋深度的檢測也落地了。
新驗車標準規定,普通車輛的輪胎胎冠花紋深度應大于等于1.6mm,也可以認為磨損到輪胎磨損指示器。同時,胎面和胎壁不可有超過25mm長度或深度至暴露出簾布層的破損。
因此,驗車前先自己檢查輪胎,如果磨損到指示器,務必更換后再去,不然就是不合格。
車檢6減3增后
通過更容易了嗎?
明年汽車年檢大改之后,從上述目前可掌握信息來看,難度確實有明顯的下降,特別是以前莫名其妙卡住很多車主的電子剎車、喇叭太響、大燈“偏光”等問題,不會再出現了。
新增的三項檢測,底盤檢驗和軸距測量,本就屬于再常規不過的檢查,而輪胎磨損關乎車主的安全,自己上點心也是情理之中。
當然,新的驗車標準,仍然有嚴格的地方。在今年年初實行,年檢新增項目汽車OBD檢測和排放檢驗,仍將繼續。用以測量車輛的尾氣是否達到環保要求以及車輛各系統是否有故障碼。
對于很多車齡較長的老車而言,這仍是挑戰,畢竟像三元催化的清洗也并非一次就能立竿見影見效的,需要從以前就定時做起。
而老車各部件的傳感器老化容易報錯,驗車前的一次保養過程中,也應該特別注意檢查及時修復替換。
更多通過驗車的技巧分析,我們將在本次推送第8條中講解,歡迎前往了解。
因地方政策,各地車檢項目可能存在出入,請以當地權威機構公布為準。
——摘自《途虎養車》 |